首页 栏目首页 > 财务 > 正文

美的与格力的相爱相杀

在10月份,胡润百富发布了《2020胡润中国10强家电企业》排行榜,美的以5100亿的价值成为中国和全球最有价值的家电企业,而格力电器以3210亿的价值排名第二。下图是2021年。


(资料图片)

然而,事实的另一面是,由于疫情的影响,这两家家电巨头仍然没有恢复过来。格力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了18.8%,而美的下降了1.88%,增速仍然为负。

那么,在后疫情时代,中国的家电行业将会走向何方?答案可以在中国家电业长达半个世纪的历史中找到。这是一代人替代另一代人的兴衰,是新渠道取代传统渠道,也是企业经营理念的变化和坚持的分水岭。

如今,媒体喜欢报道董明珠和方洪波,但鲜有人知道格力和美的的第一代掌门人——朱江洪和何享健的传奇故事。事实上,这两位"创业者"才是奠定了中国家电业基因的核心人物。

1968年,当时26岁的何享健在广东顺德创办了一家做塑料瓶盖的小作坊。尽管生产条件艰苦,但他们生产的塑料瓶盖质量好、价格实惠,深受厂家的欢迎。随着业务的发展,他们开始生产塑料药瓶和塑料墨盒。后来,他们还为汽运公司生产了刹车阀,并逐渐涉足发电机和二手车业务。

直到1980年,创业已经进行了整整12年,美的才获得了广州第二电器厂的风扇零配件生产业务。这次机会让何享健看到了商机,于是他开始自主研发风扇,并在同一年推出了第一款金属风扇。巧合的是,这款风扇的名字是明珠牌,成为了美的后来的竞争对手之一。

从金属风扇到塑料风扇,从落地扇到壁挂扇,美的于1984年成立了"顺德县美的家用电器公司"。随后,他们开始将风扇出口到香港。在1985年,他们看到国内空调市场前景广阔,于是成立了空调设备厂。何享健带领团队考察了日本的空调技术,并派年轻人去广州的国营厂学习空调技术。经过一番努力,美的成功制造出了第一台空调。

与此同时,格力选择了一条更加艰辛、狭窄、困难但更加独立的道路。

1970年,一个叫朱江洪的年轻人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,被分配到广西百色矿山机械厂工作。由于勤奋且头脑灵活,他很快就从一线工人晋升为车间质检员,并在1982年成为厂长。他喜欢待在一线与工人们一起工作,每个人都知道,如果找不到他在办公室,他肯定又回到了生产现场。

当他成功地改善了百色矿山机械厂的运营后,朱江洪做出了一个让人无法理解的决定——离开百色,回到了他的家乡珠海。原因很简单,他已经18年没有在家过春节了,希望能陪伴年迈的父母。

1988年,朱江洪被任命为冠雄塑胶厂总经理。这是一家没有自己产品,主要从事加工配套的工厂。由于长时间没有新的订单,工人们闲下来就跑到珠江口岸倒卖澳门的香烟。

为了让工厂继续运营,朱江洪决定跟随市场需求的变化。于是,他四处寻找市场,发现塑料电风扇非常畅销。他开始从风扇配件入手,很快就打开了市场,让企业扭亏为盈,后来还开始自己生产电机、电源线,制造电风扇,到1991年实现了员工人均盈利2万多元。

然而,这时候他们需要给风扇取一个商标。有人提议叫"海乐",但商标局告诉他们已经被注册了。朱江洪着急了,他说:"大家都不要下班,一定要想出一个名字。"于是,大家翻阅了一个多小时的字典,终于找到了"GLEE"这个词,意为"快乐"。于是,格力品牌诞生了(后来英文名称改为GREE)。

从1991年开始,格力从塑料模具制造分体空调起步,踏上了空调制造研发的道路。与此同时,朱江洪还担任了海利空调厂的总经理。他白天上班,晚上召集中层和技术人员,坐在车间的走廊上,听海利的技术人员讲课,学习空调方面的知识。

上世纪90年代初,空调这样的"奢侈品"在中国迎来了第一个大发展时期。五六千元一台的一匹分体空调供不应求。中国的空调产销量在90年代中期超过了美国,在90年代末期超过了日本,成为世界第一。

在董明珠主理格力之前,格力的质量管理已经非常差。有一次,三菱的老总问朱江洪:“你们是怎样管理质量的?”朱江洪回答:“我左手拿鞭子,右手拿刀子。”

一年夏天,重庆遇到罕见的50年一遇高温天气,气温最高达到44.5℃。其他品牌的空调在超高的室外温度下宕机了,而格力空调依然坚持正常工作。因为一般空调的设计针对的是常年最高43℃的温度,而格力空调的标准是要在52℃的温度下正常工作。

到了2001年,格力进行第四期扩建改造,拥有了20多条生产线,成为全国单体产量最大的“空调王国”。

但是,格力却没有改变“大而不强”的状态,因为自主研发能力有所欠缺。原本在2002年,他们想花费2亿-3亿元购买日本三菱的全套空调生产技术,结果对方却嘲笑他们说:“我们花了六年的时间才取得今天的成果,怎么可能将这些技术转让给你们呢?”

关键词:

最近更新

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

Copyright © 2005-2023 创投网 - www.xunjk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联系我们:39 60 29 14 2@qq.com
皖ICP备2022009963号-3